• 研究数学历史 传播数学文化 服务数学教育
     
    动态
    记录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 > 记录

      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数学史分会场纪要
      作者:田春芝  时间:2019-05-20


      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数学史分会场纪要

      5月9日-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著名校友、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顺利召开。13位中科院院士、近9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交大,共同缅怀纪念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成就与科学精神。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数学科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5月9日上午,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主持,开幕式有三个主题:一是出席代表致辞缅怀吴文俊先生对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数学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二是“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揭牌成立;三是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奥赛科学学院白安雅(Andrea Breard)教授向“吴文俊数学中心”捐赠吴文俊博士论文。

      开幕式上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致欢迎辞,随后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席南华院士、北京大学姜伯驹院士、吴文俊先生哲嗣吴天骄先生致辞,之后是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揭牌仪式和吴文俊博士论文捐赠仪式(这份重要文献将永远珍藏于吴文俊数学中心)。

      大会报告由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励建书院士主持。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邦河院士、高小山研究员、李文林研究员分别以“吴文俊对拓扑学的伟大贡献(Wu Wen-tsun’s Topological Achievement)”“吴文俊与数学机械化(Wu Wen-tsun’s Achievements in Mathematical Mechanization)”“丝路精神,光耀千秋——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On Academician Wu Wen-tsun’s Legacy of History of Mathematics)”为题做了大会报告。

      之后一天半的时间,大会分为数学和数学史两个分会场进行。数学史分会场的组织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就吴先生在数学史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展开研讨。该专场主要围绕四个主题:一是:吴文俊与中国古代数学研究;二是: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研究及其应用;三是:论吴文俊的数学史业绩及其“丝路精神”的意义;四是:缅怀、纪念吴文俊先生。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约瑟夫·道本(Joseph W. Dauben)教授的Wu Wen-tsun and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吴文俊与中国古代数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七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林力娜(KarineChemla)教授的Wu Wen-tsun’s talk at the 1986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Qin Jiushao’s treatment of the “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吴文俊在198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演讲及其对秦九韶“中国剩余定理”解法的理解》)、丹麦罗斯基勒大学,延斯·霍伊鲁普(Jens Høyrup)教授On Being First, Being Wrong and Being Right: Knuth, “Knuth”, Wu Wen-tsun, and Algorithms(《关于优先、错误和正确:高德纳、“高德纳”、吴文俊,以及算法》)、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邓可卉教授的《吴文俊眼中的中国古代数学》(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Under the Field vision of Wu Wen-tsun)的文章围绕吴文俊与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展开论述。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胡吉瑞(Jiri Hudecek)教授的Wu Wen-Tsun’s work on the layout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its place in the formation of his “mechanization of mathematics(《吴文俊对集成电路布线的研究及其在形成他的“数学机械化”中的地位》)、巴黎第十一大学、奥赛科学学院白安雅(Andrea Breard)教授的A handshake away from Wu Wen-Tsun in Paris(《在巴黎握手告别吴文俊》)、希腊西马其顿大学哥斯达斯·尼哥兰多纳基斯(KostasNikolantonakis)教授(《数学史中几何问题的机械化解法:阿基米德和吴文俊》)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的《中国传统数学的算法化、机械化与构造性的若干侧面》(Mechanical Solutions of Geometric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medes and Wu Wen-tsun)从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及其应用以及中国古代数学所具有的算法化、构造性和机械化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邹大海研究员的《吴文俊的“古证复原”与钱宝琮的“历史主义”》(Wu Wen-tsun’s“Recovery of Ancient Demonstration” and Qian Baocong’s “Historism”)、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徐泽林教授的《和算成就对吴文俊中算史观的诠释》(An Interpretation of Wu Wen-tsun's historical view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in Wasan)、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的《吴文俊“丝路精神”及其对中外数学交流的意义》(Wu Wen-tsun's‘Silk Road Spirit’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欧七斤研究员的《步入数学王国:吴文俊在交通大学(1936-1940)》(The Starting Point of Mathematical Life:Wu Wen-tsun 's Four-year Study in Chiao-tung University(1936-1940))的三篇文章论述了吴文俊先生的数学史观、数学业绩,并指出其“丝路精神”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郭书春研究员的《无尽的怀念:教诲与鞭策》(Endless Memory--Edification and Encouragement)、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研究员的《缅怀吴文俊先生的谆谆教诲》(Remebering Wu Wen-tsun's Inculcation)、北京师范大学李仲来教授的《从白尚恕与吴文俊教授的合作谈起》(Talking abou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rofessors Shangshu Bai and Wu Wen-tsun)、钱宝琮先生后人钱永红先生的《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史》(Wu Wen-tsun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郭金海研究员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评奖吴文俊折桂始末》(The Whole Story of Wu Wen-Tsun Winning the First Prize in Scientific Award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等5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吴先生给予缅怀和纪念。

      日本关孝和数学研究所小林龙彦(Tatsuhiko Kobayashi)教授、日本四日市大学小川束(Tsukane Ogawa)教授、韩国西江大学洪性士(Sung Sa Hong)教授、韩国数学史学会会长、高丽大学金英郁金英郁(Young Wook Kim)教授的报告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数学和日本、朝鲜数学的关系。他们报告题目依次是What is Mathematics in Wasan(和算), in Karasan(唐算) and in Kōmōsan( 紅毛算 )?-From an recognition of strategist ArisawaMunesada(兵法家有沢致貞) (《和算、唐算、红毛算中的数学是什么?--来自兵法家有沢致貞认识》),Seki Takazu’s Theory on Algebraic Equations in Pre-modern Japan(《日本前现代时期关孝和关于代数方程的理论》),Western Mathematics in the Joseon Dynasty(《朝鲜王朝中的西方数学》),Gougushu of Korea and Chinese Mathematics(《韩国的勾股术和中国数学》)。

      清华大学刘钝教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琦研究员和天津师范大学李兆华教授的报告分别解读了西方数学、李俨和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以及对刘岳云《测圆海镜通释》进行补正和解读,他们的题目依次是:《拉斐尔“雅典学园”中毕达哥拉斯与欧几里得的画板》(The Drawing Boards of Pythagoras and Euclid in Raphael’s School of Athens),《李俨与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初创时期》(Li Yan and the Early Stage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Chinese Mathematics),《测圆海镜通释补证与解读》(Supplementary Proof and Interpreting on Liu yueyun’sCeyuanHaijingTongshi)。

      报告结束后由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主持座谈会,主题为“弘扬吴文俊的数学遗产,推进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从四个方面对吴文俊先生为中国数学史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进行讨论。一、“古为今用”: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的新贡献;二、“古证复原”:引领中国数学史研究进入新时代;三、“两种主流”: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地位的新评价;四、“丝路精神”:东西方数学知识交流与融合的新思想。座谈会号召,在吴先生“丝路精神”的指引下,从“语言学习和解读原始文献”入手,推进“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在吴先生时刻“准备战斗”的感召下,年轻一代更应该砥砺前行,努力为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开创新的局面。

      最后,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用英文做闭幕致辞,在与会代表的掌声中,“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学史分会”顺利落下了帷幕。

    0
    版权所有:数海钩沉 HMATH.NET   冀ICP备18019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