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来:我的数学史之路——从生物数学到北师大数学系史
作者:李仲来 时间:2021-07-23
我的数学史之路
——从生物数学到北师大数学系史
李仲来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40年是一个成年人的年龄,对于一个学会来说,也是这样。值此数学史分会成立4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自己走上数学史研究道路的历程。1986年我开始发表论文,到2021年共35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前15年与后20年两段学术生涯。我近20年的科研工作与中国数学史关系密切。
1、前15年:生物数学研究阶段
1986年,吉林省第一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也称作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的王成贵找到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教研室,希望合作研究达乌尔黄鼠鼠疫预报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陈克伟搞生物数学,接下这项课题。他们希望应用数学教研室参加两个人,陈克伟拉上我。1988年课题获批,但陈克伟已出国,我就开始承接该课题。受该课题影响,后来我的研究方向确定为生物数学。1989年开始在《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现在称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等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从生物学角度研究,1993年在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哺乳类动物论文(我在该杂志连续发表5篇论文且均是第一作者)。接着再从昆虫学角度进行研究,1995年在生物学杂志《昆虫学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昆虫学论文。因为动物界有80%的学者在昆虫界从事科研工作,所以《昆虫学报》是动物界竞争最激烈的杂志,一些人以在该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为荣。90年代初还不怎么提SCI(1995年9月下旬,全国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次评估时首次提出SCI作为一个指标。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把入选SCI论文且署名为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的教师给予5 000元的年终现金奖励)。我在该杂志连续发表10篇论文,9篇是第一作者,这在昆虫学界还是少见的,在数学界和生物数学界也无先例。到2002年,我在医学杂志上共发表了57篇论文,在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30篇论文,当时处于发表生物医学论文的高峰。
2、后20年:数学史研究阶段
2002年是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2001年12月,数学系的党政联席会议上讨论校庆中数学系应该准备做哪些活动安排?时任数学系主任的郑学安教授建议让我在2002年2~8月间负责做一本宣传册,内容类似于北京大学数学系80周年系庆时编的《北京大学数学系成立80周年纪念册》,并把它列为活动项目的第一项。当时我明确表示不同意出版纪念册这类宣传品。我认为,这种纪念册宣传品在纪念会结束后很难流传下来,而且作为中国一所著名大学重要的数学系,应该出版一部正式的系史著作。
既然我提出写系史,那么谁提出就由谁来干。没有想到,有了出版系史的想法之后,改变了2001年后我的20年的研究轨迹。在数学系教师及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主编出版了这部系史。由于主要是由我自己在做,所以最终没有列编委会。可以这样说,为了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2002年9月8日)前出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史(1915~2002)》(以下简称《系史》),除了正常的教学带研究生以及行政管理工作外,我中断了与我专业研究方向有关的一切工作,包括放弃编辑部退修的稿件。在收集编写《系史》的过程中,由于原始材料是我自己查阅,再加上平时我收集数学系的一部分有关资料,使我进一步思考如何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北师大数学系的历史资料,在今后可能的情况下予以正式发表或出版。
作为中国一所著名大学重要的数学系,有很多资料值得收集并进行研究。《系史》出版后,我成为《系史》的业余研究者。除了修改《系史》(主要是在1952年以前的部分内容)外,在教学之余,我列出了20多个相关研究课题。20年过去了,大部分课题已经完成,少部分没有完成。现在借数学史分会成立40周年纪念征文的机会做一个总结。没有完成的课题,聊述其中的原因。
先谈谈做成的事情。2002~2020年,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料丛书》,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14部。依次为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史(1915~2002)》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1915~2009)》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1915~2015)》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论著目录(1915~2006)》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论著目录(1915~2015)》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978~2007)》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978~2017)》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1915~1949)》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1950~1980)》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1981~1999)》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2000~2019)》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建百年纪念文集》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楼》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志(1915~2020)》(2021年底出版),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1915~1949)》《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1950~1980)》和《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楼》由马京然编辑,陈方权老师和我协助完成,其余由我独立完成。原计划出版1部《数学科学学院的历届毕业生合影》的画册,最后改成4部。计划出版《数学科学学院的教师风采》画册或《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画史》,后来改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楼》,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2017年,我又主编了《教育名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其中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傅种孙、钟善基、丁尔陞、曹才翰、孙瑞清、王敬庚、王申怀、钱珮玲等教授的数学教育文选,共8部。
2005~2021年,我主编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家文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共18部,分别如下:
《汤璪真文集:几何与数理逻辑》
《范会国文集:函数论与数学教育》
《白尚恕文集:中国数学史研究》
《王世强文集:代数与数理逻辑》
《孙永生文集:逼近与恢复的优化》
《严士健文集:典型群·随机过程·数学教育》
《王梓坤文集:随机过程与今日数学》
《刘绍学文集:走向代数表示论》
《赵 桢文集:广义解析函数与积分方程》
《李占柄文集:现代物理中的概率方法》
《罗里波文集:模型论与计算复杂度》
《汪培庄文集:模糊数学与优化》
《王伯英文集:多重线性代数与矩阵》
《刘来福文集:生物数学》
《陈公宁文集:解析函数插值与矩量问题》
《陆善镇文集:多元调和分析的前沿》
《王昆扬文集:逼近与正交和》
《张英伯文集:箭图和矩阵双模》。
上述系列文集涉及的学科(一部属于几个学科)有:代数8部、分析5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部、应用数学和数学教育各2部、几何和数学史各1部。
为了宣传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这些老教授对中国现代数学和北师大所作的贡献,扩大该系列文集的影响,2005年12月17~18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举办了“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研讨会暨傅种孙、钟善基、丁尔陞、曹才翰4部数学教育文选首发式”;2005年12月25日,又组织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暨王世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和刘绍学教授5部数学文集的首发式”;2008年1月12日,组织举办了“纪念汤璪真校长诞辰110周年暨汤璪真教授文集首发式”;2009年5月22~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举办了“第3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白尚恕教授文集首发式”。这4次会议与文集首发式的召开,对数学科学学院的文化宣传和扩大文集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7~2013年,我主编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先驱:傅种孙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赵慈庚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张禾瑞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蒋硕民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4部纪念文集,先后由《数学通报》杂志编辑出版。在赵慈庚、张禾瑞、蒋硕民教授诞辰100周年,均召开了座谈会。
2018年,我主编的王梓坤院士著的8卷本《王梓坤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原来计划出版10卷本,后经测算改为8卷。第1卷《科学发现纵横谈》,在第4版内容的基础上,附录增列了《科学发现纵横谈》的19种版本信息和9种获奖名录,其散文被中学和大学语文教科书、参考书、杂志等收录的300多篇目录。经王梓坤院士同意,在不影响全文的前提下,删去前后重复的部分内容。第2卷《教育百话》收录31篇散文,30篇讲话,34篇序言,11篇评论,113幅题词,20封信件,18篇科普文章,7篇纪念文章,以及王梓坤院士写的自传。第1~2卷,对于非数学专业的读者都可以阅读。
在院史整理研究过程中,有些工作未能实现原来的计划,一直觉得遗憾。
(1)我对数学系的老先生做系列访谈,初步确定的第一批人选依次为王世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袁兆鼎、钟善基、丁尔陞、刘绍学教授,以及王振稼、王树人、李英民三位同志。11人共8位教授和3位数学系前党总支书记,后来晋升学校领导的王振稼(后任学校党委常委和副校长)、王树人(后任学校党委常委兼人事处处长)和李英民(后任学校党委常委和校党委副书记)。但我任学院党委书记后没有来得及对刘绍学教授和李英民同志未做访谈。2004年6月,建议围绕《我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或《我的自述》向学院每一位60岁以上和退休的先生征稿(题目可以自定),字数在1500~10 000字之间,并提出具体内容要求,稿件集结准备出版。但此事未做成,因为部分老师最终未能交稿。上述经历使我体会到,和学院教师做访谈容易做到,但让他们写出来就比较难,很多老师都觉得难以成文。
(2)没有对数学系毕业的知名校友做系列访谈。郭军丽主编的《辉煌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校友风采(一)》在2008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入选数学科学学院校友9人,按照出版页数的先后依次为:霍懋征、俞曙霞、刘国仁、李金初、刘厚荣、谷长江、刘允、唐守正、金钟植。可惜由于学校校友会换届时人员的大调整,2008年后已经过去13年,校友风采(二)至今尚未见到。
(3)收集了数学系的教师和学生被打成右派后的个人历史资料,未能公开。
我的数学院系史工作也得到了单位、学界和社会肯定。承蒙读者厚爱,《系史》出版后得到了众多老师的肯定,尤其是全国高校数学院系的领导和教师。刘秋华在《1947年以来中国现代数学史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7期)一文中评论“在中国所有高校的数学院系中,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最重视院志建设,该院不仅将原来的系史专著增订为院史专著,而且还出版了本院教师论著的文献目录和多位著名教授的文集。”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反映了我的院系史研究工作产生了一定是社会影响。这部院系史的编写,引领了北京师范大学院系史的编写和资料收集工作,带动了国内数学院系史编写和资料收集。
科学出版社准备于2007年年底出版《20世纪中国知名数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下简称《概览》),数学卷由王元主编。2007年7月12日,出版社编辑刘嘉善老师给我发邮件,提供10位数学家名单:傅种孙、张禾瑞、蒋硕民、王世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刘绍学、陆善镇、陈木法,让我考虑由谁执笔。我马上将执笔人确定。文章写好后,由我通稿修改并按照撰写要求统一格式。我参与《张禾瑞》概览的撰写,但不愿署名。作者之一张益敏老师对我说,你不署名,我也不署名。最后我俩共同署名。10月31日我们按时交稿,4卷本于2011~2012年出版。《概览》原定收入185人,结果35人未写出(其中院士11人),新增了31人,实际撰写出181人。入选《概览》的数学家所属高校,前3名的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4人,复旦大学数学系11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和浙江大学数学系各10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能进入高校前3名,王世强教授说,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以前没有的,与我组织出版老先生的文集有关。其他单位未写出传记的原因主要是:某单位的入选人员没人写或答应写的人最后没有写出来。顺便指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应用数学研究所依次撰写16人和10人的传记。
2010年中国科协等部门正式启动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13年“王梓坤院士学术成长资料整理”获批立项,由于我在系史方面的研究积累,作为主要合作单位参与了该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我提供了王梓坤详细的年表(多数由王先生的夫人谭得伶教授整理),出版的全部论文和著作目录,全部研究生名单,在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上有关王先生的全部报道,通过学校档案馆,将王先生的16开本的18本个人笔记数字化。
3、感想
我上述工作的背后有很多故事,可以写成一部书。遇到的多种事情,我们很难想到。
每一种改变都需要付出代价,你可以少付代价,但不可能不付,如果你不想付一点代价,那么往往是付出更大的代价。2002年我改变研究方向,逐渐远离生物数学研究,使得我原来的很多研究想法和已经写的一些未投出的论文付之东流,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代价可以说至少少发表了约100篇生物数学论文(2002~2021年共20年,每年写5篇论文)。另外,我的研究生还在做生物数学方向的论文,这对我也是压力山大。值得欣慰的是,2002年后我指导生物数学方向毕业的研究生中,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两人,获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人。
然而,我觉得我作院史方面的工作,不仅比我多发表100篇生物数学研究论文的影响要大一些(这里没有否定生物数学研究的意思),而且也更有价值。编写院史和院志等工作,是学院文化的积累,对于深入探讨学院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记述办学的成绩和经验,揭示和总结在工作中的得失和教训,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它对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培养学院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课程设置,科学研究资料的收集和积累,以及加强学院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不仅如此,学院史和学院志等的编写,还可以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档案资料的建设。另外,由于许多史料的散失,趁老先生们健在,搜集口头或书面资料,以弥补原有书面史料的不足,有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科学学院)有着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和遗产,这是北师大数学系乃至我国数学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研究其历史,有助于数学系乃至我国数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众所周知,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在我国数学史学科的重镇,在全国有领头示范作用,改革开放后,白尚恕教授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学科建设和数学史学会发展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所做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告慰白教授的在天之灵。
由于近20年的工作主要是数学史方面的,因此加入数学史学会,参加了国内数学史的学术活动。2005年5月,我参加在西北大学召开的第1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之后共参加了7届(在大连召开的第7届会议因时间冲突未参加),而且还担任了全国数学史学会(以前的学会名称)第7~8届理事会理事和第8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9年5月22~25日,在学会协助下,作为组委会主任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主办了“第3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白尚恕文集首发式”。
最后祝愿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在未来的20年里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绩,也希望在其成立60年之际,自己可以写出“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成立60周年:我的数学史研究40年”。